美国北达科他州大学吴敏教授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7-11-08 13:37

2017年11月7日下午,美国北达科他州大学吴敏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报告会在第五教学楼报告厅举行,学院领导及师生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学院党委书记李昌龙教授主持了学术报告会。

 1.jpg

吴敏教授做学术报告

吴敏教授首先愉快地回忆了和学院院长黄灿华教授的科研合作经历,并对将来与学院开展更深层次的科研合作表示出浓厚的兴趣。随后,吴教授为全院师生做了题为“Could Non-coding RNA be Used as Anti-inflammatory Strategy in Infection”的学术报告。吴教授的报告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他领导的团队在研究非编码RNA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功能及应用前景方面的进展。

 2.jpg

学术报告会现场

吴敏教授在第一部分报告中主要讲述了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MET3-4的发现及功能研究的过程。吴教授团队发现MET3-4可吸附结合微型非编码RNA (miRNA) miR-138而抑制其功能,而miR-138则抑制下游靶基因IL-1β的表达。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MET3-4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这使得其对miR-138 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细胞内游离miR-138增多,从而抑制了靶基因IL-1β的表达,最终导致炎症反应变弱从而有利于细菌的侵染。

在第二部分中,吴敏教授与师生分享了CRISPR-Cas系统在调节细菌自身基因表达增强致病性的最新发现。吴教授实验室发现铜绿假单胞菌中I型CRISPR-Cas系统能降解细菌自身LasR RNA。LasR基因下调后可以减弱宿主细胞TLR4对细菌的识别,从而躲避宿主免疫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增强了细菌的毒性。吴教授领导的团队发现的成果为生物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

报告结束后,我院师生就前沿热点问题和吴教授展开互动,充分展示出我院师生良好的学术素质和浓厚学术氛围,报告会圆满结束。

吴敏教授是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北达科他州大学医学院教授(终身)。主要研究gram-negative细菌的发病机制(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和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涉及自噬、非编码RNA和CRISPR-Cas过继性免疫系统对炎症反应调节。作为国际知名的肺部生物学和假单胞菌感染的科学家,吴教授首次确定了自噬介导的细菌宿主防御机制以及炎症调节中的microRNAs,在细菌感染研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获得了包括英国海外研究学生奖、泰特利勒普顿奖学金和北达科他大学合作研究奖等多个奖项,并在Cell Res, Nat Commun, Nat Microbiol, PNA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Autophagy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20余篇,担任Nanomedicine, J Immunol 等杂志副主编,也担任Nat Commun, Nat Microbiol, PNAS, Gastroenterolog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Cell Res等知名学术刊物特邀审稿人。


©华西医学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人民南路3段17号 邮编:610041

电话:(028)85501246传真:(028)85501246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