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创新论坛之医科组大创优秀论文和优秀项目评选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7-07-07 10:37
2017年度“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医科组创新创业优秀论文和优秀项目评选于7月5日下午,2:30-56:00在华西校区第五教学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华西基法医学与法医学院、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和华西药学院的优秀选手、专家评审团及各学院师生代表参加。
首先,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党委书记李昌龙致开幕辞。李书记立足我校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宏伟目标,结合我校大学生“三大”计划中“兴趣驱动、自主设计、学科交叉、重在过程”的指导方针,提出国际与实践课程周系列活动之“医学生创新论坛”对我校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以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医学精英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他感谢在场的专家评委,并希望他们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给答辩小组指出不足,并提出指导建议,同学们也应高度重视、虚心接受,不断进步。并。
主持人张菁博士简短介绍专家团成员(高秀峰教授,田猛副研究员,李伟教授,邹晓莉副教授和黄静教授)和优秀论文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后,15个代表队逐一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由《致癌病毒感染诱发DNA损伤应答的研究进展》论文作者陈柳菁开启紧张而激烈的论文答辩,答辩选手们充满激情的在台上展示论文来源、研究主要内容、路线和创新点,不少项目引发共鸣和激烈的讨论,如:张霄龙的《成都市区污染空气中PM2.5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杨诗凡的《成都高校MSM学生HIV检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胡元媛《关于人肠道菌群与乳腺癌相关性的分析研究》,这些都是社会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夏超的《一种新型持续气流雾化器的研究》初见成效,成果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今天答辩中专家的提问:该产品气压大小是否进行了研究,持续的气流对呼吸道有无损伤,如何控制?专家结合原理给出了解决方案,解决了该产品缺少气压调节装置,可能给呼吸道造成损伤,进而影响该项目转化成产品的时间。李海龙的《强迫症患者脑功能有效连接的Granger因果模型研究》获得一致好评,在15个答辩中脱颖而出,排序第一。
最后,李华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她首先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同时对专家评委和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赞誉。专家评委们在专业跨度大、信息量广、展示风格不同的15个项目展示中,能捕捉到主要信息,提出关键问题、给予指导性意见,,同时,师生之间形成激烈的讨论、思想的碰撞,答辩过程异常精彩。她还希望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通过共同的爱好、兴趣,组成跨学院的创新团队,促使我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取得更大的成绩。
©华西医学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人民南路3段17号 邮编:610041
电话:(028)85501246传真:(028)85501246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