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举行“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七期)研究项目”中期检查暨项目实施经验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6-10-10 10:37

2016年10月8日下午3点,我院在华西校区基础医学逸夫楼学院会议室成功举行了“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七期)研究项目中期检查暨项目实施经验交流会。项目负责人、各教研室、实验室、研究室教师代表及学院督导委员与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会议。

文锦琼老师首先介绍了学校和学院在培养高质量、创新性人才中所采取的重要改革举措,并强调了教学改革与2016年四川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之间的有机联系。

1.jpg

之后,我院获得2015年“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七期)研究项目”立项负责人汇报了各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具体措施、阶段性成效、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例如:《基础医学高效、研究性实验技能训练课程建设探讨》项目负责人郑翔用现代技术展示了课题组所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技术等9个主题影评。《非医学专业探索式生理学教学的研究》项目负责人袁东志通过课堂教学案例介绍了如何根据授课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背景科学地设计探讨式、启发式教学问题,如:针对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主要以医学影像的仪器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为引导,设计“通过设计活细胞成像的方法对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进行学习;以热成像原理及应用为引导学习体温调控;以机器人传感技术为引导学习感官及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调控功能”等讨论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如何着手查阅资料,归纳、讨论及老师的指导,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也让同学们在课程学习中感悟到未知研究还有很多,并找到了自己专业的今后出路,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

我院获得2015年立项的“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七期)研究项目”立项的项目负责人精彩的演讲获得了阵阵掌声,引起了热烈的讨论。针对周琳琳和郑翔的研究项目,大家建议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验项目的标准化操作和标准化考试中去,并与我院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建设有机结合。朱敏佳负责的“生理课程信息化建设研究及多媒体互动措施探讨”研究项目的交流,激发了老师们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四川大学课程中心,开展教学改革的热情。

                       

 

 

2016年10月9日

撰稿:文锦琼

©华西医学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人民南路3段17号 邮编:610041

电话:(028)85501246传真:(028)85501246

网站管理